女生適合當科學家嗎?|越來越多女性從事科學研究 x 不同科學領域的性別差異

Modified from Photo by Kien Do on Unsplash

Modified from Photo by Kien Do on Unsplash

大家最近還好嗎?

今天想要跟你分享的生物文章,是這個月初刊登在 Nature 上的新聞報導,探討關於,過去十幾年來,女性科學家在科學研究界中的人數比例 🤓

會想要跟你介紹這篇文章,主要是因為,雖然不同的研究領域之間有一些差別,但就目前科學界而言,普遍來說,男性科學家仍是不成比例地,多於女性科學家的。

這也因此導致有一些人可能會有一種錯覺,以為女性不適合當科學家,甚至是產生了一種錯誤的想法,以為女性科學家的研究成果,不如男性科學家。

因此,今天希望可以藉由這篇文章,藉由實際統計出來的數字與結果,來跟你說明這個事實—— 自 2000 年以來,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投身從事科學研究,而且,有越來越多的女性科學家們對研究所付出的辛苦與努力,得到了肯定

雖然目前科學界的男女性別比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但是目前已經有不少人在積極地推動、改善這個不平衡的現象。

所以,希望今天的這篇文章,可以讓有興趣從事科學研究的你,不會因為目前科學界仍存在的 gender gap 而感到沮喪或是失望,不要被這種性別刻板印象受到影響,可以放心地勇敢邁開腳步,去追逐自己有興趣的人生目標 😉

Photo by Science in HD on Unsplash

Photo by Science in HD on Unsplash

越來越多的女性科學家這件事是如何被統計出來的呢?

來自荷蘭 Leiden University 的研究團隊們,於今年六月在 preprint 論文網站 arXiv.org 上發表的這篇文章指出—— 自 2000 年以來,女性選擇科學研究做為職業生涯選擇,正在持續不斷地增加當中。

那麼,研究團隊們是如何計算統計,而得到這樣的結論呢?

首先,研究團隊們從學術出版商 Elsevier 的 abstract & citation database— Scopus 中,收集了全世界的部分科學家們(為什麼是只有部分,這個等一下會跟你說)總共約 600 萬人的 publications,計算這些科學家們自 1996 年到 2018 年的這段期間,名字出現在至少三篇論文以上的次數,然後統計出符合這樣的條件的科學家們,其中男女的比例有多少。

研究團隊們的結果發現如下圖所示。你可以看到,在 2000 年的時候,女性的比例大約是 33%,然後到了 2016 年時,女性的比例已經上升到約 40% 左右。

Reference: Sanderson, K. (2021). More women than ever are starting careers in science. Nature 596, 177–177.

Reference: Sanderson, K. (2021). More women than ever are starting careers in science. Nature 596, 177–177.

不同的研究領域,男女性別的差異又是怎麼樣呢?

上面那個 figure 是呈現整體科學研究界的男女比例,那麼,在不同的研究領域當中,男女科學家的性別比例差異又是如何呢?

如下圖所示,研究團隊們列出了在不同的研究領域當中,2000 年和 2010 年的女性比例。

Reference: Sanderson, K. (2021). More women than ever are starting careers in science. Nature 596, 177–177.

Reference: Sanderson, K. (2021). More women than ever are starting careers in science. Nature 596, 177–177.

首先,不出大家意料之外的,不同的研究領域之間,男女之間的性別比例差異是非常地大。舉例來說,在 Engineering、Computer science、Mathematics 等研究領域中,女性的比例僅僅約 20% 甚至是不到;另一方面,像是 Immunology and microbiology、Neuroscience 則是有超過一半甚至是將近 60% 的女性比例,而 Nursing 則是有將近 80% 是女性。

另外,令人值得開心的是,從這張圖中你也可以看到,跟 2000 年相比,幾乎所有的研究領域當中,女性的比例都是上升增加的。

女性科學家的比例增加了,然後呢?

在科學研究領域中的女性科學家增加了,但是這樣就足夠了嗎?

當然不是。

首先,這篇關於男女性別比例的研究,有一個很大的 limitation 就是,研究團隊的統計數據,並沒有包含來自印度和中國的科學家們,因為研究團隊無法從這論文上面的名字,來區分男女性別。

印度和中國的科學研究規模龐大,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們也非常地多,所以若把來自這兩國的科學家數據也考慮進去的話,恐怕女性科學家的比例又會再下降許多。

另外一方面,這篇研究也分析了男女科學家們的研究生涯終點(名字不再出現在論文上)的時間。

研究發現,在 2000 年左右開始發表論文的女性科學家們,大約有 54% 的比例,在 15 年後名字不再出現在論文上;而同樣在 2000 年左右開始發表論文的男性科學家們,則是有約 52% 的比例,在 15 年後名字不再出現在論文上。

所以雖然整體看來差異不大,但不可否認地,女性科學家持續發表論文的可能性,的確是略低於男性科學家

還有一點不意外但還是想要跟你提一下的就是,這篇研究也發現,從 2000 年到 2018 年之間,平均而言,跟男性相比,女性科學家的出版論文數大約少了 15% 到 20% 左右

最後,這篇研究也提出了一個男女科學家之間很重要的差異,那就是在 senior position 上的比例差異。

研究團隊們統計了研究論文中,last author 的男女比例(科學論文中的 last author 通常都是實驗室的老闆、或是該計畫團隊的領導人,也就是說,last author 通常代表的是科學研究團隊中比較資深的位置,last author 也通常必須為這篇科學論文負起全部的責任)

研究結果發現,整體而言,last author 的男女性別比例,女性科學家大約低了 25% 左右

所以,雖然今天跟你分享的這篇文章顯示,女性科學家在論文發表的整體比例是不斷在提升的,但是,在這個大的數字底下,不同的研究生涯階段、不同的科學研究領域、甚至是不同的國家地區,女性在科學界中的比例,仍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

況且,今天提到的這篇研究文章,只是用論文發表作為一個指標,來衡量男女性別的比例,但是科學研究絕對不僅僅只是論文發表而已。

也因此,就像是文章中一開始跟你說的,一直以來,科學界中都有許多人,不斷地在積極推動、改善這個不平衡的現象。

就拿敝校 NYU 來說,我們學校中就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活動與組織,像是 Women in science 或是 Diversity in science 等等,每年會定期舉辦各種 seminars 或是 conferences,邀請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女性科學家們、或是 minority groups 科學家們來演講,分享他們的科學研究心得或是求學職涯心得⋯⋯等等。

也因此,就像是上述研究數據所顯現的,跟十年前相比,女性科學家的比例,是持續不斷地在上升當中的。

事實上,有許多非常厲害的科學研究與成果,都是由女性科學家、minority groups 科學家們所帶領發現的。舉一個目前最接近大家生活的例子,許多人即將施打的 Moderna COVID-19 疫苗,這個疫苗正是由 Dr. Kizzmekia Corbett,一位年僅 35 歲的 African American woman 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而成的

所以,回答文章標題的問題—— 女生適合當科學家嗎?

不論是女生、男生或是各種 gender identity,只要你對科學有興趣,都是非常適合當科學家的!☺️

謝謝你看到最後!你覺得男女性別比例在你的職場上是平衡的嗎?你覺得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這樣的現象呢?歡迎在底下留言/私訊給我,告訴我你的任何想法 😉

關注我的 Facebook 與 Instagram,我會每週帶你讀一篇生物學新知識,與那些平常的紐約生活 ✨

Reference

  1. Sanderson, K. (2021). More women than ever are starting careers in science. Nature 596, 177–177.

  2. Gender differences in scientific careers: A large-scale bibliometric analysis.

THE BIOLOGIST|紐約生

 


如果覺得還不錯,記得分享給親朋好友唷!